主頁 可持續生活課程 主辦機構及協作者

主辦機構及協作者

by paadmin

蘆葦花開生態教育基金

2020年成立,致力營造位於南涌的生態社區,推動永續生活實踐,建立韌性社群,保育當區的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;務求以實踐和行動,發展以地方為本的生態社區教育,應對本地和全球環境危機。

協作者:

陳順馨為南涌生態社區核心成員,在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工作多年。自2013年退休後,開始參與南涌的養地運動及生態教育工作,並學習耕作。後遷入南涌居住,並且投入南涌生態社區的營造,包括於2017年推動口述歷史項目,2024年與社區成員共同出版《南涌講古——被遺忘的香港歷史》,讓南涌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,也增强了蘆葦花開生態教育基金與村民的彼此認識與聯繫。

山地

前《Breakazine》書誌總編輯,現為「Unfolding成緊形」策劃及發起人, 推動個人內在與集體的轉化。這數年間亦潛心陶藝,以泥做人,帶領生態靈修,反思人與大自然的關係。除修讀樸門,走進南涌生活;也走進內程,進修屬靈導引、伊納爵靈修、內在家庭系統、以聖經為本的藝術與創傷療癒等,叩問人如何能在此時此刻的香港,走在一起,重新做人。

珊瑚

資深社工,多年一直推動社區經濟、社會企業及生態社區的策劃和實踐。因熱愛保育泥土,曾舉辦多個情意自然堆肥工作坊,將生死觀念與情意感知融入於人與土壤之轉化。 愛茶惜茶,傳揚茶文化教育,以敬天地恩澤萬物之情及茶農默默耕耘之心。 「仁人辦館」及「仁人茶源」創辦人。遵循自然之道,實踐善念利仁,希望共同創造和平友愛的社區與生態友善的農村,讓幸福快樂經濟紥根社區。

小曹

曹文傑博士,擁有跨學科的學術訓練,現為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認證培訓師候選人。近年積極分享非暴力溝通和促導技巧,並協助民間組織轉化衝突為學習契機、重新尋找溜走了的願景,以及發展更有效的合作系統,為走更遠的路做準備。

King

「蘆葦花開」主力農人,5.5年農耕經驗,曾參與「復耕者聯盟」計劃,鍛煉農藝,建立以新手農青為主的生產銷售團隊。2018年開始耕種至今,落田,除草,定植菜苗變成了我的日常。接觸植物還多過人類,愈種愈發覺耕種需要的知識還有很多。

結青

種野山珠——農園創辦人結青自2014年,在沙頭角南涌這片依山傍水,生態環境仍然豐富的地方,開始種植各種水果,稻米及西洋菜,以循環周邊資源的方式,生產食物,亦護養大地。結合耕種+食物加工+農業體驗教育,學習在洪水沖擊與野獸連連的自然裡,謀得生存一席!

建築設計師,2018年因負責風災重建而走入南涌,在往後的五六年間,以自然建築工法在村內建成社區廚房、土窯、及社區椅子等。樂自2019年定居南涌以來,邊做工程,邊學耕種,探索一套與自然共生的永續生活方法。他讀過樸門,曾到訪的生態/共識社區包括:泰國Gaia Ashram、 義大利Torri Superiore、及日本木之花。

曾多年在香港以外的地方與當地機構/社群探索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路徑,德曾去過蘇格蘭Findhorn、台灣宜蘭慢島生活、台灣與福建的人子、日本山岸會及木之花等地方學習另類生活與可持續社區的形成經驗。面對全球極端天氣與生態危機,覺得要以身言教,2014年開始以半農半X的形態參與生態社區教育和實踐。

2016年夏季來到南涌擔任實習生,輾轉參與口述歷史等項目,2020年起於南涌定居。豁然大學時候讀的是文化人類學,關心人怎麼走在一起,集結力量而帶來改變。ta目前為受訓中的華德福幼教工作者,也曾參與瑞士東部Glarisegg社區的五週EDE課程,筆記可見於此。

You may also like

回頁頂